close
『你下輩子再來當我的小孩好嗎?』
「不,我覺得已經很夠了。」
『為什麼?你不愛我了嗎?愛我就再來當我的小孩好嗎?』
孩子不說話了...
-
身為個翻譯者,我能感同身受毛孩的情緒,
此時此刻,我感覺慌張、挫敗、不知所措,
我知道,牠真的很愛她。
-
我一直在想,我是不是哪裡做錯了,才會讓他們陷入如此的窘境。
同時我也在思考,
人類為什麼那麼習慣以”愛“為名,來提出任何要求?
似乎冠上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,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。
『要好好跟著菩薩修行,別亂跑。』
『下輩子別再當動物,要當人。』
『要記得去XX聽佛經,為了你好!』
-
每次聽到飼主這麼說,我心裡都一陣難過,
我不會否定你對他的愛,肯定是因為深深地愛著,才會想在離世後找孩子聊聊。
但,大部份的孩子之所以答應,
是因為牠愛你,牠希望滿足你的所有期待,希望你覺得牠聽話,牠希望你覺得...牠夠愛你。
儘管牠想去自由的大跑特跑,卻因為你的一句話,還是選擇乖乖的去修行、去學習。
儘管牠想去過看看新的生活,卻因為你的一句話,牠只好答應再回來陪你們。
“愛”為什麼要變得這麼有壓力?
我一直認為,離世溝通的目的是好好道別,為了圓滿,
但我越來越不懂,到底幫飼主提出那些“以愛為名的要求”意義在哪,
很難過、很抱歉也很無力。
若是我,才不想在離開後再被叫去讀書、唸書、上課啊!
-
愛牠,請祝福牠,謝謝牠這輩子的陪伴,
請告訴牠,牠所有的任務都完成了,而且做得很好,
現在可以開心的去做任何想做的事,別擔心,我們都會過得很好。
尊重牠、包容全部,
這才是真正的“愛”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